본문 바로가기
주메뉴 바로가기
서브메뉴 바로가기
HOME
PORTAL
LANGUAGE
KOREAN
ENGLISH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学校校训
校史
亚洲展望4.0
走进亚洲大学
学校象征
学校象征
学校现状
机构设置
统计数据
校长室
历代校长
简历
校园
学校地图
来校路线
入学
入学
入学指南
本科↗
研究生院
非学位项目
教育
教育
教育
本科
研究生院
附属机构
学事事务
学事日程
学籍
课程
学生守则
研究/产学
研究/产学
研究现状
亚洲大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新信息↗
AURORA: 亚洲大学机构知识库↗
研究机构
基础研究所↗
专门研究所
研究伦理
机构声明伦理委员会↗
国际协力
国际协力
国际协力↗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学生支援
综合支援中心
大学就业中心↗
障碍人支援中心
校卫生室
学生心理咨询
服务设施
住宿
校内餐厅
图书馆
体育馆
银行/邮局
校车
学生文化
校报
校园广场
校园广场
新闻
通知
新型肺炎应对措施
모바일 메뉴 열기
HOME
PORTAL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学校校训
校史
亚洲展望4.0
走进亚洲大学
学校象征
学校象征
学校现状
机构设置
统计数据
校长室
历代校长
简历
校园
学校地图
来校路线
入学
入学指南
本科↗
研究生院
非学位项目
教育
教育
本科
研究生院
附属机构
学事事务
学事日程
学籍
课程
学生守则
研究/产学
研究现状
亚洲大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新信息↗
AURORA: 亚洲大学机构知识库↗
研究机构
基础研究所↗
专门研究所
研究伦理
机构声明伦理委员会↗
国际协力
国际协力↗
校园生活
学生支援
综合支援中心
大学就业中心↗
障碍人支援中心
校卫生室
学生心理咨询
服务设施
住宿
校内餐厅
图书馆
体育馆
银行/邮局
校车
学生文化
校报
校园广场
新闻
通知
新型肺炎应对措施
모바일 메뉴 닫기
KOREAN
ENGLISH
CHINESE
校园广场
HOME
校园广场
学校简介
入学
教育
研究/产学
国际协力
校园生活
校园广场
新闻
新闻
通知
新型肺炎应对措施
新闻
Total
791건
,
11
/
66
게시글 搜索
검색분류선택
全体
题目
内容
搜索
检索
671
药学系教授全尚民,获得生化学分子生物学会"2020青山奖"
위치 확인
2020-09-24 我校药学系教授全尚民获得了生化学分子生物学会授予的"2020青山奖"。 生化学分子生物学会每年为促进优秀的学术研究,对会员实施奖励。我校全尚民教授(右图)在分子医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研究业绩,为生化及应用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获得了获奖的荣誉。 青山奖是为了表彰青山沈凤燮教授卓越的学术业绩而设立的奖项,评选在分子医学领域做出杰出研究业绩的国内外科学家并颁发。授奖者将获得奖牌和500万韩元的奖金。颁奖典礼是在9月23日网络举办的"KSBMB国际e会议"上进行的。 生化学分子生物学会是韩国生化学领域历史最悠久的学会,成立于1948年。学会公布了包括青山奖在内的11名"2020奖赏"获奖者"。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70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40551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69
徐亨卓教授组开发出可自我治愈且有弹性的复合材料及传感器
위치 확인
2020-09-17 我校徐亨卓教授研究组成功研发出了一旦发生损伤,可以自行治愈的复合电子材料和传感器。电传导性和弹性也非常高,今后有望适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软机器人、人工皮肤等。 徐亨卓教授(新材料工学系、研究生院能源系统学系)利用由超分子高分子和铜微粒构成的复合材料,研发出了能够自我治愈损伤的电子材料基础的可穿戴式压力传感器。相关内容以《利用混入铜微粒的超分子高分子伸缩性自愈型导电性复合材料(Intrinsically Stretchable and Self-Healing Electroconductive Composites Based on Supramolecular Organic Polymer Embedded withop Cith》的论文被选定为材料领域国际学术杂志《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9月7日网络版的封面论文。亚洲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安斯敏•鲁巴亚作为第一作者参加了该课程。 人类的皮肤可以快速感知损伤,防止损伤恶化,并尽快修复损伤。因此,从人类皮肤等生物系统的自然治愈机制中获得灵感,正在积极进行自我治愈和自我修复的材料研究。这种材料平台是新型的,需要同时整合和体现电传导性、弹性和自我治愈特性。开发无需外部诊断或人为的外部工程,可以自动恢复材料损伤的电子材料是高难度的技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研究组在该研究中利用了超分子有机高分子超分子有机高分子和铜微(1μm=1E-6m,头发平均长100μm)粒子的复合材料。研究小组开发的这种复合材料可通过卒-格尔工艺大量生产,并可改变铜的浓度,调整导电度。复合材料中的超分子高分子可以提供具有伸缩性和治愈力的氢结合。 另外,还可以用铜粒浓度控制半导体和导电体的电气特性。研究组为了让材料在多次切断-治愈周期中恢复,对材料的电气特性进行了最优化。 此次开发的材料最重要的特点是结合了高伸缩性和损伤治疗能力,体现了类似于皮肤的特性。 这种材料不易撕裂,长度可以增加到原来的120%。另外,材料所具有的电气及机械特性在材料受损后也能自动治愈,研究组确认,在损伤5分钟内,在周边环境条件下可恢复90%的机械特性及100%的电气特性。 亚洲大学研究组利用该材料开发了自体治愈型可穿戴式压力传感器。研究组将传感器贴在手指上,成功地演示出了手指动作感知。 另外,对传感器进行部分切割,故意损伤传感器后,对传感器的反应进行了调查,确认了传感器自我治愈的功能。 徐亨卓教授表示:"此次开发的自我治愈材料不是高价材料或复杂的制造工艺,而是利用了低费用材料和工艺","不仅可以用于附着在人体的可穿戴传感器,还可以适用于需要伸缩性的物联网传感器和软机器人、产业装置等"。 此次研究由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韩国研究财团主管,海外优秀人才支援事业、基础研究支援事业、BK21 Four事业支援进行。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68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38828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67
亚洲大学教职工科罗娜19特别奖学金募捐
위치 확인
2020-09-15 我校教职工们约定将捐赠9270万韩元作为"科罗娜19"特别奖学金"。学校计划将该基金用于学生特别奖学金的财源。 从8月末开始,我校以教职工为对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科罗纳19特别奖学金募捐"。包括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在内的全体大学成员中,共有330人参与,筹集了9270万韩元的基金。 学校为鼓励和支持在"科罗娜19"状况下仍坚持学业的学生,决定设立科罗娜19特别奖学金。"科罗娜19特别奖学金"将支付给今年第一学期结束的所有在校生(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学籍保持者除外)。次奖学金相当于第一学期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的5.12%。 共有9300多名在校生将获得"科罗娜19"特别奖学金,并将从9月23日开始依次发放奖学金。特别奖学金投入的15亿韩元资金,除了以成员为对象的募捐活动外,还筹集了大学事业预算调整、法人转入金、大学积累基金等。 我校今年没有缩减成绩奖学金的支出,通过"克服科罗纳奖学金"向370名因科罗纳19感染病扩散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价值2亿韩元的奖学金。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66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38327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65
安永焕教授组利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实现新的量子能量准位
위치 확인
2020-09-15 我校安永焕教授研究组在广泛应用于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物质上实现了新的量子能量准位。 安永焕教授(物理学系、研究生院能源系统学系、照片)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刊登在《Nano Letters》和《IF 12.344》9月号上。论文的题目是《Phonon-Polaritons in Lead Halide Perovskite Film Hybridized with THz Metamaterials(产生Perovskyte-Metamaterials,含有甲基物质的混合结构的terraheartspa pon-polarritone)。我校物理系教授何娜英、教授朴智勇、教授李顺一和UNIST教授金大植参加了此次研究。我校物理系研究生院博士生金焕植作为第一作者参加了该课程。 研究组钙钛矿型薄膜和透明斗篷制作中使用的元件结合在一起,并观测了红外线和微波之间存在的terra-hrtspa(THz)领域的光特性。实验中使用了作为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而备受瞩目的铅矿(laed halide)系列的氯酸盐材料。 因此,钙钛矿型物质的振动模式与集结在元件结构中的电磁波形成强烈反应,实现了被称为Phonon-polariton的新能源准位(energy level)。能源准尉是原子和分子所拥有的能源的价值,是指电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所拥有的能源水平。 研究组发现,新发现的能量准尉根据各种条件,呈现出可变性。 其中,影响最大的条件是佩罗夫斯卡伊特薄膜的决定性。 研究组首次发现,根据纳米晶体的成长角度(1次元、2次元、3次元)不同,氙-polaritone的能量准尉动力学会发生变化。 另外,还成功引入了根据时间而生长的纳米决定和光相互作用的新模型。 安永焕教授解释道:"此次研究成果将用于新一代太阳能电池薄膜的决定性评价及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优化","通过对Perovskite-Meta物质混合结构的后续研究,有望成为新一代量子光学光源"。 此次研究由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和韩国研究财团推进的中坚研究支援事业和韩国能源技术评价院能源人力培养事业支援完成。 通过钙钛矿型薄膜和甲基物质的结合所体现的新量子标准体现原理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64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40091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63
物理系金星焕教授,利用丝绸蛋白质实现人工活体组织
위치 확인
2020-09-08 我校金星焕教授研究组成功利用丝绸蛋白质,实现了可以自主发展的人工活体组织。因此,有望成为附着在身体组织上的新一代健康护理元件。 亚洲大学教授金星焕(物理学系、研究生院能源系统学系)表示,利用丝绸蛋白质,成功实现了从人体运动中收获电能的生物亲和性人工皮肤。此次研究成果将刊登在能源领域著名学术杂志《纳米能源(Nano Energy)》8月23日的网络版上。论文的题目是《以工程制造的丝绸蛋白质体现的自体发电人工生物组织Self-powered artificial skin made of engineered silk protein hydrogel》。 最近,全世界范围内对可附着在人体组织上的新一代保健用电子元件的研究非常活跃。因为可以直接读取生物体信号并进行分析。为了体现这种用于保健的电子元件,需要像活体组织一样灵活增多的电子元件。对此,很多研究者在软基板上集成电极和电子元件,开发出了读取并分析多种人体信号的元件。这种元件被解释为人工模仿皮肤的电子元件,被称为"电子皮肤"。 为使"电子皮肤"独立驱动,自发电、电能供给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其方案之一,将基于人体动力的压力差异转换成电能的压电能量收获元件受到广泛关注。现有的压电材料大部分都是以无机物为基础的氧化物,具有根据结晶结构表现出高压电特性的优点。但是这些材料大部分没有亲身体验,而且人工皮肤缺乏柔软性。 相反,柔软的物质如果因压电特性(压力导致物质分子结构的变形),局部就会出现电荷,如果收获这些物质,就能确保电能。由于分子结构变形导致的生成电荷量越多压电特性越优秀的材料)不足,所以很难将两者兼容。 对此,金星焕教授研究组关注了构成活体组织的成分之一的蛋白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够从自然中获取的丝绸蛋白质。蚕茧中提取的丝绸蛋白质具有生物亲和性,物理性、化学性优秀,是利用可能性高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研究组为了改变丝绸蛋白质分子水平的物性,引进了甘油,使其重新诞生为透明、柔软的水化凝胶薄膜。由此,出现了与人体组织类似的物性,可以作为人工活体组织使用。 同时,金星焕教授组将新体现的透明丝绸蛋白质和氧化锌纳米棒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压电性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稳定地连接到人体皮肤上,实现从触碰或关节弯曲等人体运动中收获电能的压电元件。利用研究组开发的压电元件,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来充电和驱动LED或血液中氧浓度测定器等小型电子设备。研究组开发的压电元件可以应用于电子机器上的触控传感器和感知人体移动的动作传感器。 金星焕教授表示:"虽然从人体获得能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生物体适合性及与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接口问题一直相对被忽视","可以利用生物体构成成分蛋白质,提供克服生物体组织和电子元件不同物性差异的接口"。 金教授接着补充说:"此次开发的材料技术表明生物材料在电子元件的实现上也能适用,具有重大意义","今后可以适用于多种保健元件和软机器人领域"。 (图片说明)自体发电人工生物组织模型图。它附着在人体皮肤上,捕捉人体的动向,并从其动作中收获电能。这样收割的电能量足够驱动小型机器。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62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39394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61
朴炯柱校长参加SW中心大学事业线上座谈会
위치 확인
2020-09-07 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主办的"软件中心大学校长座谈会"于9月3日线上召开。座谈会内容通过科技情报通信部的naver频道进行在线转播。我校校长朴炯柱和软件中心大学事业团长柳基烈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座谈会是共享软件中心大学运营成果和推进方向的场合,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长官崔基荣和参与该事业的13所大学的校长一起进行了交谈。与会者就软件中心大学事业的运营方向和成果、今后的运营方案等交换了意见。 朴炯柱校长在座谈会上表示,我校在"自主项目中心教育"的目标下,正在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具有创意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为此,以专业者和非专业者的双元化教育轨道运营、新设本科AI融合学科及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学科等产业现场要求的力量为中心进行教育,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朴炯柱校长表示:"结合亚洲大学的软件及工学领域优势的专业性和结合以软件为中心大学事业而获得的经验,将发展成为引领超连接时代、AI时代的大学。" 软件中心大学项目是大学教育以软件为中心进行革新,旨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加强学生和企业、社会的软件竞争力而设立的,我们学校在2015年首次被选定为软件中心,到今年为止已经进行了约6年。 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每年向每所大学提供20亿韩元的预算。(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60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39241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59
"2021THE世界大学评价"排名大幅上升,韩国综合大学排名第8位
위치 확인
2020-09-04 我校在"2021THE世界大学评价"中进入了601-800名。比去年上升了200个名次,在韩国国内综合大学中位列第8位。 亚洲大学在9月3日发表的"2021THE世界大学排名(THE WorldUniversity Rankings 2021)"中进入了601-800名。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是英国的大学评价机构,与QS(Quacquarelli Symonds)一起每年以全世界1500多所大学为对象发表排名。 今年对全世界93个国家前1500多所大学排名进行公布。我校排名601-800位,比去年上升了200个名次以上。所有评价指标的分数都上升,促使整体排名上升。特别是研究领域的分数上升尤为明显。学校为了强化研究能力,新设了以质量评价为基础的优秀论文奖、破格支援新教师跳跃研究费(理工科最多1亿韩元,人文社会系最多5000万韩元)、在教师的特别晋升及特别成果升级上适用研究质量评价、在教师晋升任用时新设质量评价标准等。 朴炯柱校长表示:"大学的研究能力就是大学的实力","为了确保优秀教员,将制定可持续性的制度,展开总体性的支援等,继续做出各种努力"。 THE今年以全世界93个国家前1527所大学为对象,对教育条件、研究、论文被引用、产学合作、国际化的5个领域和13个细部指标进行了评价,并发表了排名。英国牛津大学跃居榜首,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二)、哈佛大学(第三)、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第四)、MIT(第五)名列前茅。 在韩国国内大学中,首尔大学(60位)、KAIST(96位)、成均馆大学(101位)、POSTECH(151位)、高丽大学(167位)、UNIST(176位)、延世大学(187位)等取得了好成绩。 另外,我校在今年6月发表的"QS世界大学评价"中,也连续2年保持上升势头,进入551~560名集团。2年间上升了100个名次以上,在国内大学中上升幅度最大。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58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39332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57
徐亨卓教授组研发出可感知身体损伤的近红外线光传感器元件
위치 확인
2020-09-03 我校共同研究组研发出了能感知身体内肌肉组织损伤的近红外线图像传感器。因此,有望用于需要高灵敏度、高效传感器的医疗诊断用图像装置。 徐亨卓教授(新材料工学系、研究生院能源系统学系、照片)研究组利用交流光电效果,研发出了检测率高、应答时间快的近红外线图像传感元件。相关内容以《宽带交流光电效果:高性能感知和身体疼痛形象的活用(Broadband alternating current photovoltaic effect:An applic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sensing and imaging body aches)》论文,在纳米领域国际学术刊物《纳米能源(Nano Energy)》网络版上发表。我校朴智勇教授(物理学系、研究生院能源系统学系)、金相完教授(电子工学系)和库玛莫希特(Mohit Kumar)研究员(第一作者)共同参与了本次研究。 以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效果为基础的光传感器,通过太阳能电池技术被广泛使用。光传感器是新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物联网(IoT)、光通信等必不可少的零件。特别是在医疗领域,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可以简便地进行诊断及随时监控,因此正在积极开发利用光传感器的技术。在医疗领域中,产业界和学术界尤其关注以光传感为基础,能够以象征方式诊断身体内部肌组织损伤的技术开发。 最具代表性的是,光传感技术正在高度烧伤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在医疗用光诊断领域中,对近红外线利用的关心很高。如果利用近红外线,则可实现低光损伤和深度组织渗透,预计可用于人体内部组织的形象。为此,必须开发能感知细微的近红外线信号变化的高性能光传感器。为了实际应用到能够携带传感器的医疗诊断机器上,还需要高能效。 迄今为止,在近红外线利用光传感器中,一直采用化合物半导体元件。但是,以镓砷 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元件价格非常昂贵,在近红外线领域检测灵敏度较低,而且性能低下。特别是,未能体现出能够用于医疗诊断的程度,能够感知人体内部组织损伤并使其形象化的高灵敏度。 对此,亚洲大学研究组为了开发可以利用近红外线的光传感器元件,确保了高品质二氧化钛氧化物(TiO2)纳米薄膜堆积在硅(Si)基板上并控制其表面特性的技术。与此同时,利用银纳米线开发出了将光学应答性极大化的光检测元件结构。 通过这一技术,成功实现了比现有技术高出很多的开关率(1E4)、高检测率(1E11 Jones)、快速应答时间(~120μs)的高性能光检测元件。与之前常用的近红外线检测元件相比,该元件在所有方面都具有更优秀的性能。 研究组在光传感器上利用交流光电流,利用快速关闭和反复开着的入射光,光元件自产电力,不需要外部电源。研究组开发的光传感器产生比太阳电池中使用的直流光电流高约3万9000倍的光电流,可以实现适合医疗用的高感度光传感。 研究小组利用导电性及静电原子显微镜,查明了这次发现的光传感器的运作原理。通过进入交流光,半导体内部生成的光电荷根据位置不均衡地生成,由此产生的"准费米等级分割及重整列"的物理现象,证明了快速应答性和高检测率的特性。 徐亨卓教授表示:"利用此次开发的元件,通过扫描方式成功实现了手指肌组织的内部变化。" "如果利用这个元件,可以超高速感知身体疼痛,并对疼痛部位进行图像处理。" 徐教授接着补充说"期待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肌肉,还适用于各种身体内部组织的变化诊断,特别是针对小儿进行的诊断中,该方法的应用性很高"。 此次研究由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韩国研究财团主管,未来新元器技术源泉技术开发事业及中坚、基本基础研究支援事业支援完成,专利申请正在进行中。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56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11-03
38139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55
汽车小学会A-FA,2020国际大学生作品汽车大赛冠军
위치 확인
2020-08-31 我校机械工学系小学会A-FA在岭南大学举行的"2020国际大学生自制汽车大赛"上获得了综合冠军。 8月19日至22日在岭南大学举行的国际大学生自制汽车大赛(2020 Baja SAE KOREA at Yeungnam University)是大学生们用自己制作的汽车进行比赛的大赛,从1996年首次举办到今年已经举办了25届。 全国13所大学的15支球队参加了此次比赛。大赛将各组制作的越野车分为静态检查、制动力检查、动态检查、内驱力测试共4个部分进行评价,各部门的分数合计后获得最高分的队伍将获得冠军。 我校A-FA组(指导教授全勇浩)在所有评价领域都名列前茅,并获得了综合冠军。A-FA制作的车辆的最大特点是适合自制汽车的半轨制动臂设计。另外,通过学生制作的综合减速计算模拟器,导出自己想要的齿轮费,能够举起自己制作的齿轮箱,也为取得优秀的成绩做出了贡献。 A-FA组长金孝灿学生发表获奖感言说:"这是2001年夺冠后时隔19年获得的大奖,我感到非常高兴","虽然因为'corona19'导致工作环境恶劣,但我认为这是队员们竭尽全力获得的奖项"。 我校小学会A-FA是"Ajou Future Automobile"的缩写,成立于1993年,学生以自己设计、制作的越野车、越野车等多种车辆参加各种比赛。 2019年"2019 KSAE自制汽车大赛"越野车组获得金奖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54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09-24
34286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53
黄钟国教授组开发出纳米多孔性材料形状控制原创技术
위치 확인
2020-08-26 由我校黄钟国教授参与的共同研究组开发了纳米多孔性材料的形状控制源泉技术。因此,不仅是包括新一代移动电池在内的能源储藏装置,今后有望在能源、催化剂、环境、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 黄钟国教授(化学工程系)作为第一作者参与的共同研究组将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的姊妹杂志《科学冒险(Science Advances)》、《impact factor 13.116, JCR 4.93%》8月12日的网络版上。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金成燮博士和李振宇教授也一同参与了该活动。 论文题目是"Polymer blend directed anisotropic self-assembly toward mesoporous inorganic bowls and nanosheets". 研究组开发出了仅通过将有机物高分子布兰德和无机物金属氧化物灯泡体进行单纯混合和热处理就可以轻易控制粒子形状和纳米结构的合成法。另外,将合成的盘子模样的铌氧化物作为新一代转移电池备受瞩目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时,确认了其容量和安全性。 现有的多孔性材料形象控制主要依靠复杂的过程或使用高价装备的方法。但这不能精确有效地控制气孔的纳米结构和粒子形状,经济性也会下降。因此,要求开发既能控制气孔的大小、结构、粒子形状,又能轻松合成的新的合成技术。 研究组为了解决这种局限,关注了多成分系高分子 Blend的自我组装现象。多成分高分子聚合物只要满足特定条件,就会自动组装成复杂精巧的纳米结构。这种现象在高分子物理学领域广为流传,但在其他领域应用甚微。 黄教授组确立了多成分系高分子聚合的自我组装现象和能够融合无花纹材料化学的设计方针,并利用该方针开发了可以简单控制多孔材料的纳米结构、化学组成、形状的合成技术。该合成法被命名为ASAP(anisotropically self-assembled particle)。 黄钟国教授表示:"首次展示了可以利用高分子布兰德的自我组装性质解决现有多孔性无机质合成技术的问题,这具有此次研究的意义","这意味着可以将高分子物理学和无机材料化学连接起来,创造出新的融合研究领域"。 黄钟国教授是纳米能源材料专家,一直从事控制纳米多孔性材料结构和形状的研究。 黄禹锡今后将集中进行无机质多孔材料的简单合成工程开发研究、新一代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定制型设计研究。 * 照片说明 - ASAP:利用多成分高分子 Blend的自我组装的无机质多孔材料的合成模式图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52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09-24
33237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51
朴大赞教授共同研究组查明了胎盘发育的后性遗传因子
위치 확인
2020-08-10 由我校朴大赞教授参与的共同研究组发现了阻止胎儿生长和营养供给基础的胎盘发生干扰的新线索。发现了胎盘发育的重要新因子,有望成为初期胎儿生长及营养供给的新线索。 由朴大赞教授(生命科学系)参与的共同研究组发表了对胎盘发育的后性遗传因子的研究成果。 这一研究成果于7月31日刊登在生物学领域国际学术杂志《Nucleic Acids Research》,impact factor:11.501,IF%=4.882》。 论文的题目是《The chromatin-binding protein PHF6 functions as an E3 ubiquitin ligase of H2BK120 via H2BK12Ac recognition for activation of trophectodermal genes》。 首尔大学白圣熙教授、江原大学教授李志敏参加了共同研究组。 共同研究组在胎盘发生过程中,从胚盘胞的营养外胚叶中发现了被称为"PHF6"的后性遗传因子功能的重要性。 胚泡是球形细胞团,由内部的胚胎干细胞和围绕它的营养外胚叶构成。其中,营养外胚叶与胚胎形成胎盘,在营养外胚叶的分化中,厚性遗传因子起到重要作用的事实此前并不为人所知。 对此,研究组通过新一代碱基序列分析法"mRNA-sequencing"基因体学分析,确认了去除PHF6厚性遗传因子的胚胎干细胞中,胚盘胞的形成及胎盘发育出现异常。 PHF6是认知希斯通变形的厚性遗传因子蛋白质。研究组确认了PHF6能够识别缠着DNA的希斯通蛋白质的化学变形(乙酰基),并把尤比奎丁蛋白质追加结合到希斯通上。通过PHF6的Histone变型,可以调节胚泡中的营养外胚叶遗传基因的出现。 研究组表示:"并不是改变代代相传的DNA碱基序列,而是通过几天内分解后重新合成的希斯通蛋白质的变形,从后遗传学角度出发,可以调节胎盘的发生过程。“ 此次研究由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研究财团推进的领导研究支援事业、理工学个人基础基本研究事业、新进研究支援事业等支援进行。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
650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09-24
35135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649
本科开设人工智能融合学科,培养人工智能专家
위치 확인
2020-08-04 我校为了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正在持续新设相关教育课程。在研究生院新设人工智能学科,在教育研究生院新设人工智能融合教育专业,接着在本科课程开设人工智能融合学科,并从第二学期开始招收双学位及辅修专业的学生。 人工智能融合学科是可以适应产业对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专业人才的融合教育课程。 参与该课程的学生以对原专业的充分知识为基础,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数据概论、人工智能基础等,可以培养利用SW和AI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信息技术、软件公司的就业,还可以轻松地进入医疗、金融、福利、教育、机器人、灾难安全等多个领域。 信息通讯学院内新设的人工智能融合专业教育课程将从今年第2学期开始,以每学期50名的定员从本校在校生中选拔。可接收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于8月5日至8月12日接收。 在全世界都在全力确保及抢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情况下,我们学校之前将人工智能领域选定为主要教育部门。为此,今年年初在教育研究生院开设了AI融合教育专业,在普通研究生院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普通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学科是硕士、博士综合课程,以包括深度学习在内的机械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教育为中心构成课程。普通研究生院人工智能专业将从今年第2学期开始招收学生。 教育研究生院AI融合教育专业是以教育部主导的"教育研究生院联系教师AI融合教育力量强化支援事业"为基础新设的。参与该课程的教员们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将在教育现场负责利用AI的泛教科授课。 学生选拔将从今年第2学期开始。 AI融合教育专业将分为AI教育轨迹和AI融合教育轨迹两种。在AI教育课上,将进行AI理论和以数学、SW为基础的AI教育等可以向学生传授AI相关内容的专门内容学习。在AI融合教育课程中,将把重点放在利用AI的专门教授学习方法上。
648
작성자
이근***
작성일
2020-09-24
35641
동영상
동영상
첨부파일
첨부파일 (12)
첨부파일
전체다운
팝업 닫기
E-House 301동 기숙사식당
02-3277-5910
첫 페이지로 이동하기
이전 페이지로 이동하기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다음 페이지로 이동하기
마지막 페이지로 이동하기